打狂犬疫苗要打完吗?
当然要打完,否则病毒没消灭体内不断繁殖,一旦数量达到能够引起症状的程度,人就“发病”了(其实这不是发病,而是病毒复制过程产生的副作用而已);然而如果注射疫苗后产生了足够的抗体,那么这种副作用就会消失,疫苗也就起到了作用。
这里必须强调,一定要使用免疫程序表接种,因为疫苗的免疫效应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起到作用的,而抗体的产生是有规律的,只有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才能使机体产生足够数量的、具有保护性的抗体,从而预防狂犬病的发生——这也是使用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的区别之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目前各主要国家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经灭活的疫苗,但仍然可能有一部分人出现轻微的不良症状,如发热等,这些反应通常很轻且不用处理即可自行缓解。如果出现较重的全身不适,应向医生咨询并检查疫苗接种情况以便及时处理。 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目前尚无治疗狂犬病的特效药,因此最佳的预防方法还是尽量避免被病毒感染的可能。对于已被咬伤的人来说,应及时注射抗毒素血清和破伤风类毒素,同时密切关注伤口局部的感染情况并及时处理。
一般情况下,只有少数人可以少打,比如下列两种情况。
其一, 如果是二级以上的接触,但已经按流程打完狂犬病疫苗,再次二级以上的接触,那么可以先观察伤口情况, 也行先打两针狂犬病疫苗。 具体的接种流程是: 在第0天和第3天各打一针狂犬病疫苗, 之后的剂量不必再打。 之所以可以少打很多针,是因为已经打过一次5针流程之后, 再次接种, 体内的抗体水平会成倍的高, 所以没必要再打。
其二, 如果是二级以上的接触,但人在半年以内,曾经至少全程接种过一次狂犬病疫苗的。 这个时候发生伤情, 因为体内的抗体水平不至于很低, 所以, 可以先观察伤口, 然后, 也行只打两针, 打法是第0、 3天各打1针, 之后的不打了。
除了这上述两种情况以外, 都必须从第1针开始打, 中途不允许断档,必须在50天以内打完, 如果打不完,都算没打。因为全程一共5针, 每一针都是必不可少的, 前4针只负责刺激人体开始产生抗体, 而且是少量的抗体, 只有到第5针的时候, 抗体才能迅速的产生到足够的水平。 如果少打, 遵循宁多勿少的原则! 如果晚打, 比规定时间晚打,可以,但不能隔太长时间。总之,尽量按规矩打。